模具的工作条件不同,模具材料的性能指标对模具寿命的影响也不同。根据受力大小和温度不同,模具的工作条件可近似分为,室温载荷较小的工况,室温载荷较大的工况,高温载荷较小的工况,高温载荷较大的工况等四种情况 。
1.室温载荷较小工况、
在室温冲击力较小的工况下,模具材料的高温性能无意义,另外,由于冲击力较小,模具材料的韧性要求远没有对强度和耐磨性的要求高,这类模具(如冲裁模,拉深模)的强度越高,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寿命越高。
2.室温载荷较大工况
在室温冲击力较大的工况下,模具材料的高温性能无意义。模具主要考虑应具有高的强度、耐磨性,并具有较好的韧性,这类模具有冷镦模、冷挤模。
3.高温载荷较小工况
在高温冲击力较小的工况下,模具应具有高的高强度、高温耐磨性、耐冷热疲劳性、热硬度及热疲劳性,同时,应具有适当的冲击韧度,这类模具有曲柄压力机锻模。
4.高温载荷较大工况
在高温冲击力较大的工况下,模具应具有高的高温韧性,同时,应具有合适的高温强度、热硬性及耐热疲劳性,这种模具有锤锻模、高速锤锻模。
模具材料的性能指标虽很多,含义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
例如:钢的强度与硬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同向关第,强度高,硬度也高,而强度、硬度与韧性存在逆向关系,随着强度的增高,材料的韧性会下降。这种关系的变化规律对不同材料和不同组织是不完全一样的,如钢中加入适量的Mi、Cr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强度,还使韧性不降或略有提高。
采用多种冶炼方法和热处理方法,获得高强度、高韧性的合金料一直是材料工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实际选材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和模具的使用性能来合理选择模具材料和热处理工艺参数。选择模具材料时,应考虑强度和韧性的**匹配,才能使传统钢模具寿命最高,采用正确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工艺,使模具内部具有高韧性,而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是有效地提高模具使用性能和寿命的良好途径。 |